·国际视野

·专业服务

·团队发展

   
学术论文推荐
第十八期 推荐人:安桂清副教授
2014-09-20

本期编辑:安桂清副教授

 

    1.论现代性教育时间构建

    作者: 胡振京

    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摘 要】 现代性教育时间指的是把钟表和精密计时器作为标准测量工具,以钟点制、星期制、学年制等作为主要载体,强调教育目的的现代取向的现代性时间。指向性、嵌入性、同步性和区隔性是其基本特点。从1860年至清末教育改革,部分学堂和书院开始尝试构建现代性教育时间。清末教育时间确立了钟点制、星期制和学年制,从形式上具有了现代性教育时间的性质。民国在清末基础上进一步制度化和细化了现代性教育时间, 但仍属于形式上的现代性教育时间。构建现代性教育时间的最终完成是在新中国成立

后。构建现代性教育时间培养了学生的现代社会观念和习惯,奠基了现代学校建设。

    【关键词】 现代性;现代性教育时间;构建

    推荐语:

    时间是教育、课程中的重要要素,可惜相关研究一直较少。二十世纪90年代曾有过“教育时间学”(孙孔懿,1993)学科建构的尝试,但似乎也未引起太多关注。大约和当时教育时间实践比较稳定,并未受到太多挑战,因而“问题性”不强有关。这种教育时间实践的稳定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被打破,人们日益感觉到新课程实践与原有的教育时间安排——用本文作者的术语,即“现代性教育时间”的部分不兼容,推动着学者对教育时间问题展开更多研究。本文作者回顾梳理了清末以降现代性教育时间引入、逐步完善、最终确立的完整过程,肯定了其对培养学生的现代社会观念和习惯,以及对我国现代学校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现代性教育时间作为一种“刚性时间”,一旦“超过了一定限度,就可能阻碍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阻碍学校特色优质的发展”,因此,目前现代性教育时间虽然仍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因其消极的一面已开始显现,“因此有必要在现代性教育时间的框架内对其进行改革”。这一观点是客观、冷静的。但如何改变显然也还需要在更多研究的基础上“接着写”。

      欢迎阅读全文:论现代性教育时间构建—胡振京.pdf

 

    2.课程史研究:问题与展望

        作者: 刘志军,王洪席

    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摘 要课程史研究肩负着传承课程思想的职责,能有效增进课程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激发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为当下的课程改革提供智慧资源。我国的课程史研究尚显薄弱。目前,课程史研究遭受课程研究不注重课程史、研究成果受限极大以及研究方法论不完善等困扰和挑战。课程史研究的深入推进应进一步彰显课程研究的历史意识、构建课程史研究的适切主题、开拓课程史研究的多元路径、合理运用课程史研究的学

术成果和凝聚课程史研究的专业力量等。

      【关键词】 课程史研究;课程改革;历史意识;课程智慧;课程思想;课程知识

       推荐语

     不得不承认,即便在“课程”改革和研究最火的时候,“课程史研究”也大体上处于“缺席”状态。这种并非“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而再度陷入的“停滞期”,其原因颇值得玩味。其中免不了有“我们有着革新文化的嗜好,但常常忽视了来自最近和遥远过去的相关事件及教训”的时代烙印,肯定也难免课程研究的主流乃寻求课程开发普适性的程序、规则和模式的科学主义范式的影响,但课程史研究自身似乎也有需要反思之处。假如说坦纳夫妇所言的“如果我们想加以利用的话,课程史是一种实用的过去”(坦纳、坦纳,2006)确乎如此,那么“如何做当代课程史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更有建设性的问题。这里并不是想暗示实用的课程史研究才是好的课程史研究,只是在当下,纯粹满足知性兴趣或出于爱智动机的研究的确受众不多。

       欢迎阅读全文:课程史研究:问题与展望—刘志军,王洪席.pdf

 

     3. 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与德国研究风格的形成——访谈德国教育学家布因克曼教授

         作者: 李政涛,林小遐

      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

         推荐语:

        现象学要求悬置许多可能预先存在的东西,直面实事本身。有趣的是,不同国家的教育现象学似乎并未能够悬置各自的文化、哲学、教育学传统,而使得各国的教育现象学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在借由译著熟悉了马克斯•范梅南式的教育现象学后,多了解其它国家、其它风格的教育现象学,无疑可以帮我们更好地面向教育现象学国际化发展的实事本身。本文为我们了解德国的教育现象学打开了一扇窗。除了具体内容之外,隐含在两个词背后的现象特别引人遐想:一个隐含在“德国研究风格”一词背后,所引发的是对“中国教育气派”的遐思,访谈者对中国教育改革的阐述及其所引起的受访者的兴趣使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场多少含有对话意味的访谈,而非简单的引介。另一个隐含在“教育学者的身份和立场”一词后,所引发的是对教育学及教育学者地位的遥想。相比于德国同行,在这方面我们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欢迎阅读全文: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与德国研究风格的形成——访谈德国教育学家布因克曼教授—李政涛,林小遐.pdf

 

    4.教师作为“陌生人”——马克辛•格林教师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 郭芳

   发表刊物:《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摘要玛克辛·格林基于左派立场,从存在主义角度出发提出教师作为“陌生人”的观点。“陌生人”具有张力达到最高水平的“全面觉醒”意识;遵循“做哲学”的行动逻辑,即在意识到困境后尝试改变,主要是知觉世界方式的改变;改变知觉世界方式的途径则是借助想象的桥梁,“与艺术相遇”。

   关键词陌生人;全面觉醒;做哲学;与艺术相遇;玛克辛·格林

       推荐语

    当今的教师研究视角具有明显的“外向”特征,即向外寻求教师安身立命之本;而教师的生存状态也有着显著的“外铄”特征,受制于考试的、绩效的、行政的等种种指挥棒,可以说,如今的教师生存是相当“殖民化”的。在这种情况下,马克辛•格林教师哲学思想的引介非常重要,她试图通过“陌生人”这一意象,表明教师应悬置对自身境遇的习以为常的“自然态度”,采用不同的知觉事物的方式(哲学思维方式)反思“自身处境中所有的一切”,从而唤醒自身的自我意识,“生成作为教师的自己”。马克辛•格林所提出的,“通过与艺术相遇”,通过想象的桥梁达到“全面觉醒”,重新定位、生成自己的观点,更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实践性。只是在工具理性、技治主义、科层体制的主流背景下,教师作为“陌生人”的愿景如何与现实的生存需要协同,似乎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欢迎阅读全文:教师作为“陌生人”——马克辛•格林教师哲学思想研究—郭芳.pdf

 

    5. 论教师哲学的内涵建构

       作者: 郭芳,朱旭东

   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摘要狭义而言,“教师哲学”指教师本体论,回答“教师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关注教师逻辑主体“在”的本性与具有各种规定性的“在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本体是一种以实现生命为目的善的逻辑主体,需要在与他者相对应的关系中界定自身性质,同时作为人的逻辑主体亦有着复杂的内在意识世界,因此教师“在”的本性包含三重基本维度,即实践、关系与精神。这三种本体存在如果要在现实世界中显现为“在者”,需要满足三种具体规定性,即意识基础、行动逻辑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教师哲学;实践本体存在;关系本体存在;精神本体存在

      推荐语:

    我国近年来的教师研究在教师专业化的大背景下,日益走向“知识本位”或“专业主义”,一个重要的表现便是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十分热闹,似乎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就是全部,或至少是最重要的部分。究竟是否如此?需要对教师本质的更为深入和完整的认识,也即对教师本质的本体论探讨,这就是本文所谓“教师哲学”的意涵,以及对其进行探讨的意义所在。文章吸收海德格尔、蒯因的哲学本体论观念,借鉴马克思关于人存在的思想,指出教师之“在”本性上是实践本体存在、关系本体存在和精神本体存在的综合。这样一种认识既宣告了以往教师研究视角的局限,又为未来的教师研究提示了更多的可能。

       欢迎阅读全文:论教师哲学的内涵建构—郭芳,朱旭东.pdf

 

    6. “4E+S”:认知科学的一场新革命?

       作者: 李建会,于小晶

   发表刊物:《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

       推荐语:

      认知科学的发展对于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认知科学的每一个变化,无论大小,都值得课程研究者瞩目。尽管文章以一个问句做题目,而且论证的结果是否定性的,即“4E+S”还算不上认知科学的一场新革命,但其对于课程变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核心观点:“心灵是分布于大脑、身体和世界中的一系列复杂的状态、过程和行为”,还是与摆脱“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使课程更加生活化、更具实践性的变革路径产生了共鸣。或许,课程的研究不应仅仅是认知科学以及其它科学发展成果的应用和演绎,而应该参与到不同学科指向重新认识人的共同努力中,从独特的视角为之做出同样有价值的贡献。

    欢迎阅读全文:“4E+S”:认知科学的一场新革命?—李建会,于小晶.pdf

 

    7. 教育中的兴趣概念

      作者: 丁道勇

   发表刊物:《教育学报》2014年第3期

    【摘要兴趣的三个定义,在解释力上依次递进,分别对应于不同的作用机制以及教育建议。其中,作为事物属性的兴趣,要求教师研究教学素材,在苦学与乐学传统中间做选择。作为目的的兴趣,要求教师研究学生,提供支持条件,引导和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两个定义,都没有正面回答在兴趣状态下,学习者心理感受的性质问题。阿诺德的兴趣定义强调,在兴趣状态下个人感受到的是紧张。这种紧张状态,可以推动学习活动的进展。这个定义,较为圆满地刻画了兴趣促进学习的作用机制。基于此,我们对学习活动的理解需要更新。一线教师们也可以据此调整自已的工作。

       【关键词兴趣;事物属性;目的;紧张

        推荐语

      对教育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做清理,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教育学者理应承担的职责。德国教育学家沃尔夫冈•布列钦卡就曾有感于传统教育学中的概念混乱,而专门投入精力对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批判性的探究(沃尔夫冈•布列钦卡,2001)。“兴趣”是教育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但由于深入研究的缺乏,处于或简单照搬心理学解释,甚至望文生义简单理解的状态,不仅因此损伤了教育理论的严谨性,而且直接间接导致教育实践中的误用。在这个意义上,文章对教育中兴趣概念的梳理,对兴趣是一种紧张状态这样一个使人略感意外的结论的得出,实在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欢迎阅读全文:教育中的兴趣概念—丁道勇..pdf

 

   8. 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

       作者: 刘精明

    发表刊物:《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推荐语

     最近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无论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还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都强调了“公平公正”,如果说这是在政策层面上回应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关注,那么在学术层面,我们对教育公平更多地进行的还是应然意义上的论证和呼吁,缺乏实然意义上教育是否公平的研究。此文是对这种缺乏的一个弥补,其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颇令人振奋,中国高等教育的机会分配总体上体现出绩能社会“唯才是举”的典型特征。但诚如作者在注释中说明的,由于“本文在探讨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机制时,将能力与出身视为两个独立的解释变量,事实上决定能力的因素中出身具有重要作用,而本文未将此类间接效应加以重点讨论”,因此所得结论很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