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 推荐人:胡惠闵教授
2013-12-15
本期责任编辑:胡惠闵教授
1、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
作者:叶澜
发表刊物:《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5期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目前已进入到重建的新阶段,出现了观点纷呈、争论不绝和模式迭出的新局面。研究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梳理并透过已有认识的分歧,进入到对教学过程两个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对教学活动性质的特殊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再认识,进而对教学过程展开中必然涉及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出动态整合性的再认识。为此,研究者的功夫不要重在提出新论点上,而需放在“清”全局之“思”对自己的认识作出反思,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上深化研究,进而形成在再认识基础上的系统新认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性质;要素关系;预设与生成;再认识
推荐理由: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很多,但大量的研究较多指向单一方面或显性问题,由此形成了各种观点的分歧。此文认为研究与讨论课堂教学过程,首先应解决前提性的认识问题,即课堂教学的性质和课堂教学构成因素的内在关系。围绕着这两大问题,梳理了各种分歧,提出再认识的观点,并进而在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新认识。此文让人一下子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并紧紧围绕本质问题进行层层分析。不愧是大家之作。
欢迎阅读全文: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_功夫重在论外_叶澜.pdf
2、新世纪课程变革:亲历者的视角
作者:刘坚
发表刊物:《北大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
【摘要】21世纪初发生在中国的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酝酿到全面实施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如何记录和评论这一场改革,始终是个问题。本文以时间为序、事件为背景,着重从课程制度、课程文化和课程发展理念的视角,对新课改进行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重要事件;反思;课程制度;课程文化
推荐理由:
课程改革已有10多年的历史,开始进入了理论探究与实践总结的时期。作为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和组织者之一,此文以历史的线索,从课程理想的萌芽及酝酿、课程政策文本研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验与全面推广、高中新课程实验和推广、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五个方面对这一轮的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回顾。整个历史回顾事件整体感很强,线索非常清晰,特别是作者对每一改革阶段的反思与评论涉及政策、制度、观念、文化等方面,既表达了作为亲历者对课程改革的辩护,也表现了面对问题时某种程度上的无奈。
欢迎阅读全文:新世纪课程变革:亲历者的视角_刘坚.pdf
3、奔走在迷津中的课程改革
作者:吴刚
发表刊物:《北大教育评论》,2013年4期
【摘要】本文首先从历史视角分析了1949年以来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这种始终自上而下行政推进的精英决策模式的特点;其次针对第8次课改,提出关于时代挑战、教育目标刻画、人的学习机制和知识价值的思考乃是构成一项课程改革的理性基础和出发点,而新课程并没有给出这样的坚实思考;第三,从国际视野分析了新课程方案在核心理念及课程目标解释等方面的框架性缺失;第四,针对新课程标志性的四项改革举措,分别论证其实践基础的脆弱和不同理论前提的内在冲突,认为看似宏大的新课程计划其实建立在一片流沙之上;最后,本文主张重新审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强调转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建立教育改革的问责制,并进一步提出改革的伦理取向在于从“信念伦理”走向“责任伦理”。
【关键词】国家课改;知识;深度学习
推荐理由:
从此文的标题上可以看出作者对此轮新课程改革的立场,与以往对课程改革反思或批判论文不同,此文思野开阔,论证充分,思辨性强,读起来欲罢不能。文章从历史视角对新课改革的实施模式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课程改革自上而下行政推进的精英决策模式的特点。然后针对第八次课程基于这一模式所形成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此文在由于实施模式局限所引发的更深层问题的分析方面让人印象深刻。
欢迎阅读全文:
4、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据
作者:阎光才
发表刊物:《北大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
【摘要】在经过各种带有“后”标志的思潮洗礼之后,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范式并未被撼动,反而在近年越来越流行的“证据文化”中更扎稳了根基。社会科学研究中数据的确会带来知识,却未必是确定性的知识。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过程的确需要合乎逻辑,但其价值却取决于人对生活世界的意义诠释。“大数据”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当下技术至上主义的极端自负,它不仅小结了个体对世界的自我理解,而且让社会科学研究的求职成为一种赘余。
【关键词】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数据;大数据
推荐理由:
此文最核心的观点是,社会科学与教育研究中的数据会带来知识,但未必是确定性的知识,其价值取决于人对生活世界的意义诠释。在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不断强化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范式的背景下,阅读此文会给人对数据在社会科学与教育研究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欢迎阅读全文: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据_阎光才.pdf
5、重新审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李子建、孙彩霞
发表刊物:《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9期
【摘要】课程资源按发展形态分为现存课程资源、潜在课程资源和虚空课程资源。传统的课程资源观仅仅从课程内部需求的角度出发,关注现存资源的消费层面,忽视了课程资源的生产与再生功能,尤其是在潜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社会资本强调借用团队成员基于信任、合作和互惠的多种网络渠道,共同开发、资源共享、生态互动的一种生产取向,为重新理解课程资源及其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关键词】课程资源;社会资本;生态互动
推荐理由:
课程资源研究成果重多。此文的新意在于从社会资本的观点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此文认为传统的课程资源观仅仅从课程内部需求出发,关注现存资源的消费层同,忽视了潜在资源的开发,忽视了课程资源的生产与再生功能。此文提出了课程资源研究的新视角。
欢迎阅读全文:重新审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_社会资本的观点_李子建_孙彩霞.pdf
6、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
作者:陈向明
发表刊物:《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8期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学习”是教师教育界和研究界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它们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发挥了什么现实功能?反映了对教学作为一门专业的什么理解?本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分析,说明它们在知识观、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教师的培养方式以及教师质量评估标准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将教师作为有“缺陷”的人,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将固定不变的知识传授给教师。而教师“专业学习”的概念更注重从教师真实的学习体验出发,理解教师针对自己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与教师同行和外来专家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虽然它们的产生具有历史时间性,在空间上承担了不同的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对其异同不充分了解,有可能造成教师的真实学习体验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师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期待之间相互脱节。对着两个概念进行辨析,不仅有利于我们理解教师成长的实质,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话语对社会实践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学习;教师实践性知识;话语
推荐理由:
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专业发展”和“专业学习”两个概念被反复提及,有人认为这两个同义词,有人提出“专业学习”是“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此文的最大价值在于对这两个概念从知识观、职业理解、教师培养方式、教师质量评估标准等进行了分析并作了非常清晰的区分,可以避免日后研究与实践的混淆,为深化教师研究提供了概念基础。
欢迎阅读全文: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_陈向明.pdf
7、百年中国乡村学校教学变迁的的历史轨迹
作者:容中逵
发表刊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摘要】通过对晚清至今颐村小学环境、教师、教学、学生四要素的系统历史人类学考察,可以发现百年中国乡村学校教学变迁呈现出如下历时态:在发展实况上,晚清时期作为传统儒家缩影的私塾几近常态、民国时期私塾的地位及功能与新式学堂并驾齐驱并有僭越之势、新中国成立三十年间是村小的蓬勃发展期、改革开放后村小逐步萎缩而被乡镇中心小学所取代;在发展趋势上,学校布点由大变小、传统师道由强变弱、教学内容由土变洋、教学形式由多变一。
【关键词】乡村学校教学;变迁;历时态;颐村;历史人类学考察
推荐理由:
此文采用历史人类学的考察方法,从环境、教师、教学、学生要素对个案学校晚清至今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此文分析框架清晰,资料丰富,以小见大,举重若轻,从一所村小着眼,实际呈现了我国乡村学校的百年变迁史。无论从观点与证据呈现上,还是研究与写作方法上,都是值得学习。
欢迎阅读全文:百年中国乡村学校教学变迁的历史轨_省略_颐村学校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_容中逵.pdf
8、解读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文本依据辨析
作者:郭良菁
发表刊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摘要】当前解读杜威“教育无目的论”依据的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三段文本,均被译为“目的”的两个英文词其实含义有别,所谈的问题也有差异。其中两个文本宜解读为“教育无结局”或“发展无止境”,另一个文本则针对教师在教育行动中的思维过程,指出“教育目的”概念的拟人化理解和使用对教育过程的危害,使教育者的行动变成机械的过程。更进一步,杜威针对教育者构思“目的”时常见的错误,为这一思维过程提出了几个规范。深入解读后一种“教育无目的论”,可以给课程编制者和教师正确对待“预定教育目的”提供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约翰·杜威
推荐理由:
此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进行了辨析,认为一贯以来对“教育无目的论”的本义有误读之处,还原了杜威本义。此文研究扎实,论证充分,将一个看似熟悉但却误读的概念和认识回归本义,读下来让人印象深刻。
欢迎阅读全文:解读杜威_教育无目的论_的文本依_省略__教育目的_概念的拟人化使用问题_郭良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