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

·专业服务

·团队发展

   
学术论文推荐
第十六期 推荐人:周勇教授
2014-03-15

本期编辑:周勇教授

 

    编者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摆脱长期以来的理论创造空虚与学术声誉危机,中国教育学界开始提倡“理论本土化”运动,试图通过对本土教育现象或本土教育经验展开深入考察与解释,形成能被学术界认可的理论范式。尽管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这一运动倡议不久便演变成“到学校去”发起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革新实验,但对某种本土教育现象或经验展开理论解释的学术化努力一直没有消失,并且除了教育学界外,其他人文社会学界也有不少学者试图理解本国教育领域曾经有过或正在形成的种种现象与经验。

但中国教育领域曾经有过或正在形成的现象实在太多,这里暂时只能留意教育政策活动、各类学生的日常存在状态与体验以及教育学的理论生产。以下所荐文章便是围绕这三类本土教育现象展开各自理论探索。其中教育政策这一块有两篇文章,一是资深教育社会学者曾荣光教授最近的思考,另一是新锐教育社会学者程天君教授为理解国家教育政策变迁撰写的长文。第三第四篇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中国各类学生们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教育与日常生活。最后两篇则是在探讨教育学的理论生产状况及其面临的问题。很明显,选择这些文章是为了提请学界同仁珍重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理论本土化”与学术化努力,进而努力从更多侧面、更深入地探索中国教育的复杂结构与面相。

 

    1.教育政策行动: 解释与分析框架

    作者:曾荣光

    发表刊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1期

    【摘要】教育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释国家为何采取特定的政策行动或计划而非其他方案。然而在公共政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解释社会行动不论在理论视域还是研究取向上,均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以至激烈的争论,其中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因果解释与由阐释理论而衍生的意图解释之间的对立最为明显。即使在意图解释模型内,现象学派、理性选择理论与功能主义等视域的分歧亦颇为明显。当教育政策研究者尝试解释国家对特定政策所采取的行动或计划背后的原因与理由时,对现存众多解释模型的分歧与争议往往无所适从。本文旨在对上述各种解释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学基础加以梳理及评论,并尝试整理出一个较为综合的分析架构,供从事教育政策研究以及公共政策研究的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教育政策行动;因果解释;意图解释

    推荐词:

    曾荣光教授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发展以严谨清晰的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研究,而教育政策活动又是其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在这篇论文中,曾教授提出,教育政策研究之所以有意义,就因为它可以“解释囯家为何采取特定的政策行动或计划而非其他方案”。尽管这篇论文没有解释任何“特定”的国家“政策行动”,只是在以学术文献探讨可以如何解释国家政策活动,但它却可以让对教育政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养成深厚的政策社会学学理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怎样超越经典社会学家的政策研究范式。因此对那些试图成为“社会学家”的教育政策研究者来说,本文可以提供一份可靠的学术地图,尽管这份学术地图提到的理论范式均需要立足本土教育政策活动做进一步的反思。

    欢迎阅读全文:教育政策行动_解释与分析框架_曾荣光.pdf

 

    2.教育改革的转型与教育政策的调整:基于新中国教育60 年来的基本经验

    作者:程天君

    发表刊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4期

   【摘要】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经历两大时期:前30年间的重大教育改革多由政治统领,后30年间的重大教育改革则常以经济主导,其间更有政治、经济双重取向的改革,可统称为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反思历史经验与存在问题,并着眼当前和未来时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文化强国等治国理念的推行以及我国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变,可提出“教育改革的转型”之命题,即从“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走向“作为社会—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转型需要教育政策的调整,在集权与放权、公平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等几对重大改革主题上避免偏重一端,把握动态平衡;同时需要理顺几组主要的改革关系:坚持改革和发展的互助互促、改革和革命的区别区用、政策和实施的并重并举,从而克服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之弊端,实现教育改革的转型。

    【关键词】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改革的转型;教育政策的调整

    推荐词:

    解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教育政策活动及其演变,无疑是一项许多教育及人文社会学者都想尝试的重要课题。程天君教授系国内教育社会学领域的70后俊秀,曾依靠研究升旗、班会、政治课等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政治仪式”结构而被学界认可。这篇文章从十分微观的教育教学现象转向极其宏大的国家教育政策,固然也反映出了一般年轻学者在选题方面普遍都要经历的漂浮与动荡,但作者一贯的理论自觉与理论创造意识还是能使论文在学术水平上不同一般。即如这篇文章便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推出了新的颇具说服力的理论解释框架。只不过,文章没有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1949以来的国家教育政策已有多少经典解释,细心的读者因此只得自行搜阅相关文献,进而考量文章提出的解释框架到底有何学术新意。

    欢迎阅读全文:教育改革的转型与教育政策的调整_基于新中国教育60年来的基本经验_程天君.pdf

 

    3.新式学生的聚合之途:报刊媒介与“学生共同体”的打造——以民国初年为中心的讨论

    作者:刘宗灵、郑峰

    发表刊物:《晋阳学刊》,2013年第1期

    【摘要】自清末兴学到“五四”时期,随着现代教育体制初步确立,新式学生群体作为新兴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打造现代国家必不可少的参与力量。与此同时,报刊这种新式媒介随西人传入中国以后,既为中国社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塑造着知识分子群体自身的特性。与报刊媒介这种较具即时性的新型传媒方式广为流行相因应的是,许多学生的命运也与报刊媒介紧密联结,后者成为他们了解新知、表达自我、塑造人生样貌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在一个风云涌动的年代,报刊为作为新生力量而登上社会政治舞台的青年学生们提供了的最初的聚合途径,并成为他们寻求同道支援的有效工具。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报刊媒介聚集起来的“学生共同体”的打造,也成为一种历史可能。

    【关键词】新式学生;报刊媒介;聚合途径;学生共同体

    推荐词:

    清末民初以来,随着现代“学堂”教育体制逐渐在中国建成,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一股新兴力量,这一力量便是“学生”。对于“学生”作为清末民初的新兴社会力量,尤其“学生”在现代历史变革中的作用,教育史及教育理论界直到目前也很少展开专门研究,而国内外史学界则早已形成诸多广为认可的学生文化史成果。如英国汉学家Paul Bailey就十分擅长研究清末民初的教育家曾以什么样的道德教育话语来规训“女学生”,以及“女学生”如何反抗,并按自己的意思塑造自我。再如美国华裔汉学家叶文心也对五四以来浙江一师的学生如何发起激进的文化与社会变革运动。这些研究无疑有益于认识20世纪以来各类精英学生的日常教育生活与意义重建行动。刘宗灵等系国内史学界的青年博士,他们的这篇论文没有自觉梳理国内外已有的学生文化史研究,以至在范式上并无多少创新,不过这篇论文还是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原本一盘散沙的新学堂学生如何借助于“报刊媒介”,将自己打造成足以造成重要变革影响的“学生共同体”。这篇论文显然有益于教育史及教育理论界发展学生文化史研究,认识昔日及当代学生的种种群体行动。

    欢迎阅读全文:新式学生的聚合之途_报刊媒介与__省略__的打造_以民国初年为中心的讨论_刘宗灵.pdf

 

    4.身体的征用——一项关于体育与现代性的研究

    作者:孙睿诒、陶双宾

    发表刊物:《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6期

    【摘要】对现代性的反思是社会科学领域内常谈常新的话题。近些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身体社会学和身体人类学为诠释这一话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体育作为一个集中展示身体的领域,举国体制下的民族国家体育制度为透过身体诠释现代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本研究选取女子举重这一具有鲜明男性气质特征的女性运动项目,透过身体这一解释路径来阐述民族国家是如何通过与家庭权威力量的合谋将对个体身体、特别是处于边缘化状态的女性身体的利用,与其自身对现代化的渴望相融合。在此过程中,国家通过家庭实现具体的权力实践,迫使个体本身也参与到这场权力的构建中。参与其中的个体既是这个权力体系的受害者同时也成为建构者本身。

    【关键词】现代性;民族国家;体育社会学;身体社会学

    推荐词:

    教育理论界近些年有不少学者正在尝试由“现代化”转向“现代性”,认为从“现代性”出发,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教育的演变规律与进路,但已有的“教育现代性”研究常常是在机械套用一些时髦的社会理论,以至于仍是在探讨一些大而化之的问题。孙睿诒博士的这篇论文则真正将“现代性”还原成了十分具体的历史作用机制,这一历史作用机制便是国家力量。不仅如此,孙博士还充分彰显了社会学研究特有的底层关怀,从而让读者可以清晰看到,国家在发展现代竞技体育事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征用”诸多没有出路的底层学生的“身体”,并把其中一小部分训练成可以获得“金牌”的“身体”。不仅如此,论文还深入探讨了被淘汰的“身体”为何只能陷入“沉默”,且无人问津。作为近来国内体育社会学领域的难得佳作,孙博士的论文无疑可以为发展旨在理解底层学生命运的教育社会学提供许多有益的理论与经验参照。

    欢迎阅读全文:身体的征用_一项关于体育与现代性的研究_孙睿诒.pdf

 

    5.解决问题抑或追寻意义——对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思考

    作者:曹永国

    发表刊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摘要】为了功利化目的与高效率解决问题之理想,教师专业化成了现时代教师发展之典范。越来越精细与高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塑造了一种新的教师观念,它产生了一种更加精致的技术主义入思教育与教师问题之理念,使得教师及其教学的实践与意义日趋简单化、狭窄化和碎片化。追寻意义意味着一个教师需要去探寻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意义,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服务、探索与实践真、善、美的过程。这并非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否弃,相反,它可能促使教师专业更全面地发展。寻求两者的共同发展对于教师成长而言绝非无足轻重。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技术主义;教育学意义

    推荐词:

    和前几篇论文比,这篇论文没有任何自觉的文献梳理与理论架构,只是一般意义的反思文章,但其反思对象却是国内教育理论界近些年的理论生产状况。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教育理论界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便是探讨并推动“教师专业化”,而这篇论文的意义在于作者对教育理论界的“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质疑,同时试图将“教师专业化”扭向“追寻意义”。因为论述是由东一点西一点的理论探讨构成,论文并未深入考察教育理论界过去十年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但作为一种反思,论文还是触及了不少问题,希望教育理论界能进一步回顾过去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付出的种种探索与努力,进而深入研究各地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专业发展”。

    欢迎阅读全文:解决问题抑或追寻意义_对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思考_曹永国.pdf

 

    6.专业化时代的教育学及其批判

    作者:徐继存

    发表刊物:《教育学报》,2013年第5期

    【摘要】依附于当下学科体制生活的教育学者采用专业化的方式批量地生产出拥有教育学文凭的人,而只有很少的一些可以成为蹩脚的教育学教授,很难造就出真正的教育家。教育学者应该反思自己惯常的生活方式,做出自己的选择,走出非主体性的自在生活状态。当前,教育学者可以采用一种谨慎的技术化批判,承认现代学科体制下教育学专业化的合理性成分,然后再用这种教育学专业化许诺的目标来审视我们当下遭遇的问题,寻求方案化的渐进的改善和改革。

    【关键词】教育学;专业化;问题;批判

    推荐词:

    上世纪90年代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率先取消教育学本科专业,将教育学定为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教育,这一专业制度变革措施解决了五四以来悬而未决的一大教育学发展难题,却没有对当代教育学专业教育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教育学本科专业至今仍在许多师范大学开设,并且其所造成的问题也很少得到学界关注。徐继存教授的这篇论文因此堪称难得。徐教授的改革方案未必切中要害,但却揭示了教育学本科专业及教育学发展面临的诸多危机,不仅如此,在“现身说法”的批判过程中,徐教授还表现了一名知识分子和大学教师应有的良知。而《教育学报》不拘俗套发表这篇文章同样值得称赞。

    欢迎阅读全文:专业化时代的教育学及其批判_徐继存.pdf